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所并称的“四化”是时下汽车圈对未来出行前景的共同预见。随着移动互联在各个领域的渗透,极具前瞻性的汽车企业已经预判到,消费者未来将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线下买车卖车和机械的驾驶出行,提供更为智能的出行解决方案才是未来车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在此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传统汽车制造厂商开始寻求转型。从最初单纯的汽车电商到后来的移动出行服务商,通过多年的摸索,车企们逐渐意识到打造优质的服务,才是下一步车企转型的关键。
纵观近两年全球汽车市场发展趋势,汽车制造企业的运营模式可以总结为:产品+销售服务+出行服务。在出行服务方面,2017年,丰田在CES宣布转型为移动出行服务公司。随后通用、大众、奥迪也进入了移动出行服务领域。而今年3月份,宝马和戴姆勒以50:50的股比合资成立一家新的独立公司,将旗下已存在的共享汽车、网约车服务、停车服务、充电网络、多模式联运等业务进行合并和扩充。而滴滴出行也与丰田、日产、大众等共同成立在汽车共享等领域进行合作的企业联盟,正式拉开互联网交通服务与汽车产业合作的大幕。由此可见,传统车企纷纷转型做移动出行服务商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车企们在往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的探索过程之中,打造了多重移动消费场景,整合了汽车产业链上从制造、销售到服务等多方面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在国内车企中,上汽与广汽向移动出行方面的转型布局较早。2014年上汽集团作为国内汽车集团的代表高调宣布进军O2O领域,同年3月,上汽车享网正式上线。而广汽集团的布局则更加全面,一方面,广汽集团加强了与华为、腾讯、科大讯飞、滴滴出行等公司合作,增强集团移动出行场景打造;另一方面不断推进产融结合,并于2016年推出了大圣车服并以此为载体积极探索新商业模式,打造了集整车、车生活、媒体于一体的汽车互联网生态平台建设,重构了汽车生态价值。
可以看出汽车行业从纯粹的硬件制造商演进成为出行方案提供商既是时势使然也是汽车业界对新趋势的主动拥抱。
在利好政策推动、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未来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界限将更加模糊,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人们的出行场景将被进一步细分,各环节服务的质量也将进一步优化。因而,哪个平台真正深挖了用户的移动出行需求,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服务,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各大汽车服务平台还需做到与时俱进,为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而不断地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