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每一次提升,背后是法规、技术与材料的协同进步
随着十四五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安全性已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首要考量因素。在这五年中,通过法规标准的不断完善、技术创新的持续突破,以及企业安全意识的显著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电池、电机和线束三大核心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这一进程中,铜材料凭借其优异的导电性、散热性、耐腐蚀性和良好的延展性与柔韧性,为降低热失控、电弧、腐蚀和机械疲劳等风险提供了材料层面的解决方案。
法规标准筑牢安全底线
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实现了从“及格线”到“优秀线”的跨越。

2025年3月,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与2020年版相比,新国标将电池热扩散安全要求从“起火爆炸前5分钟报警”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从产品设计端降低动力电池自燃事故发生率。在新国标中新增了底部撞击测试,模拟飞石、地面障碍物等异物从车辆下方撞击的场景。同时还新增了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考察长期快充循环后电池单体安全性。
国家标准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发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提升了消费信心,让用车更安心:新国标直击消费者对电池安全的焦虑。它从源头致力于降低车辆自燃风险,让日常用车和长途出行都更加安心。同时,标准提升带来的电池寿命保障(尤其是在频繁快充场景下)和行业技术透明化,也更好地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其次,该标准的发布将驱动行业“优胜劣汰”,推动技术革新:新国标对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当于设置了一个更高的竞争门槛。这将加速动力电池行业的"洗牌",促使资源向技术领先的头部企业集中,淘汰无法跟上安全升级节奏的落后产能。最终,它会倒逼整个产业链在电芯材料、热管理系统、结构防护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创新。
此外,该标准将强化国际竞争力,输出“中国标准”:作为全球范围内首次明确提出电池热扩散试验"不起火、不爆炸"要求的标准,它展现了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安全雄心。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的动力电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强的品质信誉和竞争优势,也为全球电动汽车安全标准的进化提供了"中国方案。
工信部7月发布的GB 18384《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则进一步加严了安全要求,强制要求车辆必须具有维修断开装置,并将“一键下电”功能从软开关修改为必须使用物理按键实现。
另一方面,市场监管体系也在持续完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创新召回监管体系,建立并推动实施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企业报告制度、汽车远程升级报告制度,试点开展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截至2025年9月,中国共实施汽车召回3230次,涉及车辆1.2亿辆。
企业与消费者安全意识提升
随着法规的完善和技术的进步,企业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安全已站上购车决策“C位”。销售端反馈显示,“现在选车,第一看电池安全,第二看整车品控,最后才看价格和续航”。
消费者趋于理性,电池新国标引导消费者回归用车安全本质。消费者从容易被炫酷的大屏、冰箱和零重力座椅吸引,转变为首先研究车辆的电池技术是否过硬,安全冗余有多少。
企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一汽研发总院历时7年技术攻关,在高级轿车电动化安全、智能化和网联化安全等方面取得核心技术突破。实现了全工况多级主动避撞控制技术和基于风险预测的主动乘员保护与行人保护技术,适应复杂交通场景下不同驾驶人习惯的高安全需求。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强调:“做技术的攀登者,更要做安全底线的守护者,将安全优先原则嵌入研发全流程,杜绝牺牲安全性换取上市速度的短视行为。”
导读:电池新国标实施在即,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迎来全面升级2025年4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中国新能源...
近期,美国宣布拟对进口铜征收高达50%的关税,这如同在全球汽车产业,尤其是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投下了一枚震撼弹。关税带来的成本暴涨,已迫使各大车企...
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是电子智能制造行业至关重要的展示交流平台,将于2025年3月26-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1-E5&W1-W4馆)再度盛大起航。本届展会规...
2024年11月14日上午,中国制造的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作为一个时代的里程碑,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量首次超过1000万辆,行业专家预期2024年全年新能源...
2024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为推动全球ESG合作、发展与共赢。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国际影响力极强的ES...
过去十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以破竹之势,引领全球汽车工业转型潮流。而今,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即将首次达成年度1000万辆之际,中国汽车人又将以怎样的姿态迎接未...
以电池、电机、与电控为代表的三电系统的技术提升是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弯道超车的必由之路。而三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提升是相关技术提升的基石与核心,...
2024年1季度全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6 4%和10 6%,而同期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增长达到了28 2%和32 8%,大幅超越汽车市场的整体增速。同时,截至2023年底,全国...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的统计数据,2023年10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 9万辆和95 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 2%和33 5%,市场占有率达到33 5%。今年前...
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由于采用电能代替化石燃料,在其使用阶段能够大幅度降低碳排放,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另一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车...